卫星影像数据类型和处理

  • 数据类型
    • 可见光影像:通过感测可见光波段的电磁辐射而获取,通常包括红、绿、蓝等波段,对地表的颜色和纹理进行拍摄,可用于直观地观察地表物体的外观特征。
    • 红外影像:感测地表的红外辐射,近红外和远红外波段的影像常用于植被状况监测,因为健康植被和不健康植被在红外波段的反射和辐射特性有所不同。
    • 热红外影像:感测地表的热辐射,通常包括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可用于监测地表温度,例如在城市热岛效应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 微波影像:微波遥感通过发射雷达波束并接收反射波来获取地表信息,具有穿透云层和大气的能力,对地表水分含量敏感,可用于土壤湿度监测、洪水淹没范围监测等。
    • 高光谱影像:包含数十甚至上百个波段,覆盖可见光和红外等多个波段,能够提供非常详细的光谱信息,可用于地物的精细分类和识别。
  • 数据处理
    • 辐射校正:将卫星影像的辐射特性标准化,消除不同传感器、不同时间和环境条件下的辐射差异,包括大气校正和传感器响应校正。
    • 几何校正:将卫星影像的地理位置校准到已知坐标系,消除由于卫星姿态、地形曲率、大气折射等因素导致的几何失真,通常通过匹配已知地面控制点来实现。
    • 影像增强:提高影像的视觉效果和分析性能,如对比度拉伸、直方图均衡化、假彩色合成等。
    • 影像拼接:将多个影像片段合并成一个连续的、无重叠的大型影像,以便于对广阔区域进行监测和分析。
2025年9月2日 16:19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