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波段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波段是指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所获取的不同波长范围的电磁辐射信息,不同的波段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范围。以下是一些常见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波段的介绍:

 

  • 可见光波段:波长范围大致在 380-700 纳米,包括蓝光(约 450-520 纳米)、绿光(约 520-590 纳米)、红光(约 630-700 纳米)等波段。该波段的图像与人眼所见的自然景观相似,地物的颜色和形状清晰可见,可用于土地利用分类、城市规划、植被覆盖度估算等,如资源三号卫星、天绘一号卫星等都拥有可见光波段。
  • 近红外波段:波长范围通常在 700-1400 纳米之间。植被在近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因此该波段常用于植被监测,通过计算植被指数(如 NDVI)来评估植被的生长状况、生物量等。此外,近红外波段还可用于水体识别,因为水体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很低。高分二号卫星、哨兵 2 号卫星等都有近红外波段。
  • 短波红外波段:波长范围一般为 1400-3000 纳米。不同的地物在短波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差异较大,可用于岩石和矿物的识别、土壤湿度监测等。例如,哨兵 2 号卫星的短波红外波段可用于地质勘探,帮助识别不同的岩石类型。
  • 热红外波段:波长范围大致在 3-18 微米。热红外波段主要反映地物的热辐射特性,可用于地表温度反演、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火山活动监测等。例如,“环境一号” 卫星有热红外波段,可用于环境和灾害监测。
  • 微波波段:波长范围从 1 毫米到 1 米。微波波段的遥感图像具有穿透云层、降雨和植被的能力,不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可用于地形测绘、土壤水分监测、海洋监测等。常见的微波波段包括 L 波段(波长约 15-30 厘米)、C 波段(波长约 3.8-7.5 厘米)、X 波段(波长约 2.4-3.8 厘米)等,如 Sentinel-1 卫星使用的是 C 波段微波。

2025年8月14日 11:54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