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7号正射影像处理
影像预处理
- 辐射校正:高分七号卫星获取的影像可能会受到传感器自身特性、大气散射和吸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影像的辐射值不能真实反映地物的反射或发射特性。通过辐射校正,将影像的数字量化值(DN 值)转换为具有物理意义的辐射亮度值或反射率,以消除这些影响,使影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地物的真实辐射特性。
- 几何粗校正:由于卫星平台的姿态变化、轨道偏差、地球自转等因素,高分七号影像会存在几何变形。几何粗校正就是利用卫星轨道参数、传感器姿态信息等对影像进行初步的几何校正,消除一些明显的几何畸变,使影像的几何位置初步得到纠正。
立体像对匹配
- 特征提取:从高分七号的立体像对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点,如角点、边缘点等。这些特征点应具有独特的影像特征,能够在不同视角的影像中被准确识别,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有 SIFT(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URF(加速稳健特征)等。
- 同名点匹配:通过一定的匹配算法,在左右影像中寻找对应的同名点。这是立体像对处理的关键步骤,匹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后续三维重建的精度。常用的匹配方法有基于区域的匹配和基于特征的匹配,实际应用中通常将两者结合使用,以提高匹配的精度和效率。
三维重建
- 计算外方位元素:利用地面控制点或其他已知的地理坐标信息,结合立体像对的同名点匹配结果,通过摄影测量的方法计算出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包括卫星的位置和姿态参数。这些参数确定了影像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是进行三维重建的基础。
- 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根据立体像对的几何关系和同名点的视差信息,计算出地面点的三维坐标,进而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 是表示地面高程信息的数字模型,它反映了地形的起伏变化,为后续的正射纠正提供了高程数据。
正射纠正
- 影像重采样:根据 DEM 和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将原始倾斜影像中的像点投影到水平面上,得到正射影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影像进行重采样,以确定正射影像中每个像点的灰度值。常用的重采样方法有最邻近像元法、双线性内插法和三次卷积法等,不同的方法在精度和计算效率上有所不同。
- 精度评估与优化:对正射纠正后的影像进行精度评估,通常采用与地面实测数据或其他高精度地理数据进行对比的方法,计算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等指标。如果精度不满足要求,需要分析误差来源,并对处理过程进行优化,如重新进行立体像对匹配、调整外方位元素等,以提高正射影像的精度。
影像融合与后处理
- 影像融合:高分七号卫星具有全色和多光谱等不同类型的影像数据,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数据的优势,将全色影像的高空间分辨率和多光谱影像的丰富光谱信息进行融合,生成既具有高分辨率又具有丰富色彩信息的融合影像。常用的融合方法有 IHS 变换、小波变换等。
- 后处理:对融合后的正射影像进行一些后处理操作,如影像增强、去噪、色彩调整等,以提高影像的视觉效果和质量,使其更适合于后续的分析和应用。例如,通过直方图均衡化等方法增强影像的对比度,通过滤波算法去除影像中的噪声。
2025年4月29日 09:50
ꄘ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