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三号立体影像三维提取

  1. 影像获取与地面控制点选取:从资源三号卫星获取立体影像对,该影像对由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或角度拍摄的两幅影像组成。同时,在获取影像对之前或之后,需选择并标记足够数量、均匀分布在整个影像范围内的高精度地面控制点,用于校正卫星影像的几何失真,以提高地形模型的精度。
  2. 影像预处理:包括影像校正和影像增强。前者是对获取的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和配准,确保影像的对准精度,为后续的立体观测和 DEM 生成提供数据基础;后者则是通过辐射校正、对比度增强等图像处理技术,改善影像的视觉效果和可读性,便于后续的特征提取和匹配。
  3. 立体像对匹配:首先在立体影像对中找到并匹配明显的特征点,即连接点,用于图像配准和几何校正,确保影像对的准确对齐。然后基于重叠影像、地面控制点、相机模型和 DEM 之间的内部关系进行区域网平差计算,并将平差结果应用于区域网内影像,进一步提高影像的几何精度。
  4. DEM 生成:基于平差处理后的高精度成果构建立体模型,该模型包含影像对的重叠区范围、图像编号及标识符等信息。接着使用立体模型生成点云数据,点云数据以切片形式输出,包含地表上大量离散的高程点信息。最后通过插值方法,如双线性插值、样条插值等,将点云数据转换为连续的 DEM 数据。插值方法需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地形特征来确定。
  5. DEM 后处理:通过可视化工具查看生成的 DEM 数据,检查地形特征是否清晰准确;与已有的高精度地形数据进行比较,计算误差统计量,以评估 DEM 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对于 DEM 中的缺失数据区域,使用插值方法或其他数据源进行填补,同时应用平滑滤波器消除噪声和异常值,提高 DEM 数据的平滑度和一致性。根据实际情况,还可手动调整特定区域的高程数据,以确保 DEM 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2025年4月27日 11:01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