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影像存档和编程区别

卫星影像存档数据和编程数据是卫星遥感影像领域的两种重要数据类型,它们在获取方式、应用场景和特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定义与获取方式
    存档数据:
    定义:存档数据是指先前卫星已经拍摄过的某区域的影像数据,这些数据已经被整理、归档并存储在数据库中。
    获取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查询系统或数据服务平台,获取所需的存档数据。
    编程数据:
    定义:编程数据是指地面编程控制卫星对需求区域进行拍摄,以获取新的影像信息。
    获取方式:用户需要提前规划拍摄周期,并提交拍摄请求。卫星将按照用户的指令进行拍摄,并将捕捉到的影像数据即时下传到地面站。

二、特性与优势
    存档数据:
    特点:
    数据已经存在,无需等待拍摄周期。
    数据的拍摄日期、目标位置、拍摄角度等信息都是固定且可查可见的。
    数据经过提档和处理后即可使用。
    优势:
    购买时间较短,价格相对较低。
    适用于对历史数据或即时信息有需求的场景。
    数据质量稳定,可用于土地利用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
    编程数据:
    特点:
    拍摄日期、天气、云量等条件具有不确定性。
    拍摄周期较长,需要提前规划。
    提供了获取新影像的机会。
    优势:
    能够获取目标区域的新影像信息。
    适用于对最新信息高度敏感的场景,如灾害监测、城市规划等。
    高分辨率卫星通常能够提供更灵活的编程拍摄功能。

三、应用场景
    存档数据:
    主要用于历史影像调取或获取当月、当季、当年的卫星影像。
    适用于土地利用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城市发展监测、环境保护等领域。
    编程数据:
    主要应用于农业监测、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需要最新影像信息的场景。
    适用于对现有存档数据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需要重新拍摄以获取最新卫星图像的情况。

2024年11月19日 01:25
浏览量:0